当前位置:
预警信息第180期——最新海外买方欺诈手段汇总
时间:2024-09-09 17:27:33
字号:



 

今年以来,随着外贸形势稳中向好、海外需求复苏的同时,海外欺诈案件数量也呈上升态势,欺诈手段更是不断更新升级。秋季广交会即将来临,出口企业在喜迎天下客商的同时,如何识穿欺诈套路、避免钱货两空?

欺诈年年有

  今年特别多?

第三方欺诈,是指欺诈实施者冒充买方骗取出口企业货物,或通过各种手段骗取海外买方货款的情形。如下为我司今年处理的真实案例。

广东某出口企业出运了一批价值38万美元的吸尘器,约定交易方式为OA60天、见提单付款。然而货物到港后买方未付款即失联,出口企业随即向我司报案。由于案件金额较大,为及时回应客户需求、尽早查明案件真相,我司第一时间委托海外核心渠道,尽快联系买方认债,同时开展实地勘查,跟踪买方商业登记、经营情况等信息,并委托货物流渠道调查目的港提货情况;理赔追偿服务团队联合业务单位,及时与出口企业互通信息。

经渠道实地勘查反馈,买方主营业务为食品零售,而保户主营吸尘器,主营业务不符;邮件电话已联系不上买方,且提单上的联系号码错误。限额买方注册在瑞典,但货发希腊。经查询希腊商业登记信息,买方公司无注册信息,而收货公司恰好于交易前2023年1月才新注册在案。经查询瑞典政府官网,买方联系人CEO的身份涉嫌伪造,其居民身份证件(上面显示颁发日期2015年)实际已于2011年被政府注销。

我司立即指示渠道上门追讨、进一步核实案情。渠道反馈,真实限额买方“否认三连”:

01否认与出口企业有过贸易往来(尤其在希腊没有业务),否认收到过涉案货物,否认拖欠出口企业货款

02涉案邮箱、电话、员工皆不属于限额买方公司,官方邮箱后缀@lin-ie.com与保户联系邮箱@lln.ie不一致

03限额买方位于Gothenburg,瑞典语拼写为Göteborg,但涉案发票上的盖章拼写为Goterborg

04其集团下另外一家公司名称也曾被盗用,且也是货发希腊PIRAEUS港,他们已向当地警局报案

最终,基于多方调查结果,由于出口企业无法对限额买方主张真实、合法、有效且无争议的出口贸易应收账款债权,故我司对本案无法承担保险责任。但由于勘察及时、识穿欺诈,在我司协助下出口企业的货物得以及时追回转卖。失联半个月后,骗子仍“贼心不死”,又联系出口企业称自己的下游买方将承担付款责任,请出口企业放货给其下游客户。然而经渠道再次勘察,所谓的“下游买方”只是当地一家小型杂货店,根本无力消化38万美元的订单,极有可能只是配合交易方做戏、延续欺诈的同伙。

本案与以往发生的欺诈案件模式类似,即骗子在其他国家注册公司,冒用限额买方身份进行交易、通过货发第三方骗取货物。除此以外,还存在一些空壳骗货公司,包括通过专业的诈骗团伙设立空壳公司、秘书公司,收购第三人濒临倒闭的公司等,交易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货物。

广交天下友

  明辨欺诈商!

本文将常见欺诈手段特点汇总如下,如命中下述其中之一,出口企业就应提高警惕、审慎交易!

从买方身份看

(一)目的港不符

限额买方公司注册在欧美,但货发第三方国家(尤其希腊比雷埃夫斯PIRAEUS港、乌干达为案件高发地)。如注册在瑞典的公司,绕道至希腊提货的可能性较低。

(二)主营业务不符

限额买方的主营产品与采购商品没有明显联系。如限额买方为食品零售商,则下单购买LED显示屏的可能性较低。

(三)交易体量不符

涉案货物量明显超出限额买方本身运营规模。如限额买方为一街上的便利店,则下单购买大宗货物的可能性较低。

(四)联系方式不符

涉案邮箱与限额买方官方邮箱高度相仿,仅后缀的个别字母或符号不一致,极易导致出口企业疏于核对;涉案邮箱或公司官网域名是交易前新注册/购置的;交易联系人也并非限额买方公司员工。如涉案邮箱注册于2023年8月31日,与限额买方公司注册时间(1995年)明显存在较大差异。

(五)同名买方公司

如美国存在同名不同州的买方公司,极易误导被保险人与其进行交易。

(六)实际地址异常

如骗子公司提供的注册地址,实际为居民区、邮局、废弃楼等。

(七)并非首次作案

限额买方公司身份曾不止一次被骗子公司盗用,且已向当地警局报案。如美国的韩裔诈骗团伙、印度的华裔诈骗团伙。

从贸易单证看

比对发现,发票、合同上的公司印章、签字与真实限额买方的不符,拼写有漏误,没有完整的公司地址或地址不符等。

在货运过程中临时修改提货人、伪造清关手续实施诈骗。如提货人地址与限额买方注册地址有明显差异。

从交易习惯看

出口企业与买方结识于某展会,首次交易买方主动要求出口企业投保信用保险、通过中国信保查询资信情况,却并未对产品细节及价格过多询问;一次性下单多个货柜却对价格不敏感;公司注册文件、贸易单证过于完美齐整;主动展示其获得保险公司信用授信的文件、主动提供“亮眼”的财报数据等。

交易习惯不符,如交易产品在法国、西班牙等国销售,包装材料却要求使用中英语言;要求产品不印LOGO等。

交易过程中通过黑客手段入侵限额买方邮箱,指示出口企业货发第三方或指定提货人;要求出口企业不要回复其官网邮箱、后续与其指定邮箱联系;入侵保户邮箱,指示限额买方还款至新银行账户等。

从所属行业看

产品转卖性、消耗性强,骗货几率相对较高,高发于纺织服装、日用品零售、家电等行业。

巧借数字化

信步行天下

面对错综复杂的贸易环境、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,出口企业还可以充分借助出口信用保险与数字化工具,做好事前风险防范。

“信步天下”APP

可通过涵盖百万买方信息库的“信步天下”APP,查询交易方是否真正获得信保授信、是否属于资信红灯公司。

调取资信报告

可通过中国信保调取资信报告,核实买方的关键信息,包括实际联系方式、注册地址、税号、管理层人员等,多方验证买方身份。

委托渠道实地勘察

可通过域名查询网站、当地政府官网、委托渠道实地勘察等,核实买方官网、商业登记信息真实性。

对于首次交易买方,出口企业还可通过要求买方支付预付款、要求买方用官方邮箱抄送多位公司员工或管理人员进行沟通、要求控制货权等方式,降低欺诈风险。

 

 

 

来源:中国信保企业服务

 


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